DeepSeek与华为模型算力共生推动中国AI系统级突围
DeepSeek与华为“模型+算力”共生关系,其实给中国产业打开了一扇“系统级突围”的大门——以前我们习惯单点突破(芯片、模型、应用各干各的),现在第一次出现了“硬件-软件-场景”在同一生态里高速迭代的正向飞轮。
DeepSeek与华为的共生,让中国企业第一次拥有了“用系统碾压单点”的范式模板——未来无论是机器人、生信计算还是工业软件,只要能复制“国产模型+国产算力+场景数据”的三位一体,就能把海外单点优势拉进自己擅长的系统战,从而在全球AI产业链里拿到持续定价权。
华为过去卖昇腾卡,毛利率≈30%;叠加DeepSeek的模型即服务后,整套方案(训练集群+模型微调+运维)的合同价可翻2–3倍,毛利率拉到50%以上。这意味着国产AI硬件第一次有了与英伟达同级别、甚至更高的盈利模型,资本开支回收周期从4–5年缩到18个月,吸引更多云厂商、地方智算中心敢用国产方案。
DeepSeek开源+华为算力的组合,让下游企业不必再自己训大模型。以车企为例,原来需要200张A100、6个月才能训出多模态座舱模型;现在用昇腾+DeepSeek MoE架构,2个月即可蒸馏出车规级小模型,训练成本下降70%。国产供应链(长安、吉利、比亚迪)因此敢于把AI功能下沉到15万元以下车型,推动规模化落地。
过去国产芯片采购靠政策补贴;现在DeepSeek在公有云上的调用量每月增速>50%,其中60%来自民营企业和外企中国分部——市场自发需求开始接力政策。只要调用量继续指数级增长,华为就能用“模型调用收入”反向补贴硬件迭代,摆脱单纯依靠国家项目输血的路径依赖。
华为-DeepSeek联合实验室提供了从底层CUDA-like算子、到上层MoE框架的全栈岗位,应届博士在国产平台上也能发顶会论文、拿股票。2024年国内TOP10高校AI毕业生流向显示,进入“华为系+本土大模型公司”的比例首次超过赴美读博/进外企deepseek,人才留在国内闭环,长期夯实创新底座。
当DeepSeek-华为组合在中国千行百业跑通后,会沉淀出一套“国产算力+国产框架+国产模型”的垂直标准(类似安卓AOSP)。海外应用若想进入中国市场,需要对接这套接口,从而把过去的“美国标准、中国适配”反转为“中国标准、全球兼容”。这是比芯片出货量更底层的游戏规则红利。原文出处:DeepSeek与华为模型算力共生推动中国AI系统级突围,感谢原作者,侵权必删!